【普查队】在“学史力行”中彰显担当作为

发布时间:2021-12-14
  学习党的历史,重在力行,贵在力行。今年以来,普查大队地质环境院乌海矿山环境治理项目组把党史学习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发扬不怕吃苦、担当作为、创新钻研的精神,推动乌海地区落地项目累计实现结算收入6400余万元,在全队占比超三分之一,打响华勘普查优质品牌,夯实乌海项目根据地,为全年指标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渠道+区域”,打造项目根据地
  乌海位于内蒙西南部、黄河上游,素有黄河明珠的美誉,因煤矿等资源丰富,又有乌金之海的著称。然而,多年的开采导致了不同程度的矿山环境问题,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有不利影响。普查大队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瞄准该地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广阔前景,紧密对接当地国企,切实履行公益职能,于2020年在乌海实施了第一个超千万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今年以来,再次续作公乌素项目,新承揽黄白茨、五虎山、采坑填埋项目。期间,大队两级领导班子认真落实“渠道+区域”战略,先后深入乌海一线7次,带头开拓市场,加强高层对接,巩固项目渠道,走访慰问一线职工,帮助解决工作生活难题,鼓舞士气。地质环境院上下一心,班子成员带队盯在一线,坚持深耕细作,获得甲方高度认可,不断做大增量、做优质量。目前正在开展煤矿山灭火项目,累计实现产值超亿元。
“责任+坚守”,确保项目高质量
  “乌海项目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全员高度负责。”无论是本单位领导职工,还是业主方都一致给予高度评价。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6点半参加早调会,两班倒24小时全程监管,及时整理好内业材料,这是项目组一天的工作日常。工作区装载机、挖掘机、油罐车、洒水车等多种机械交叉作业,他们严格管控,确保每道工序按规范实施,及时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互检,发现质量隐患坚决纠正,对不合格的施工方负责人进行约谈。这样严格的管理,引起了个别施工队的不满,有人私下跟项目负责人沟通:适当降低点标准,你们别太“教条”了!项目负责人掷地有声回答:“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标准,我们松一点,矿山治理效果就可能垮一片”。项目组的坚持,收获的是“标杆工程”“免检工程”。黄白茨项目被甲方评为“亮点工程”,成为观摩学习的示范。干一个项目,树一片信誉,赢一方市场。“采坑回填项目又落地了。”项目的高质量推动了后续合作。项目组将在煤灰飞扬、烟熏火燎、酷暑严寒等环境中,继续坚守。
 “创新+服务”,增强核心竞争力
  “快把你们这个项目负责人换走吧,什么都不懂。”五虎山项目的施工队伍跟大队反映。原来,该项目矸石堆自燃情况十分严重,治理的第一难题就是灭火,原设计方案的施工工艺灭火效果较差,且造成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喷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项目负责人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多次要求修改设计方案,这才起了“争执”。为了让对方信服,项目技术人员潜心研究,提出“跟浆钻进灭火工艺”,实现安全高效灭火,经过甲方专家组研究论证,不仅同意修改方案,而且邀请项目技术人员到集团本部做经验推广。本着用心钻研、真诚服务的态度,凭着丰富的施工经验,他们根据不同施工地段,还提出了“黏土封闭法”灭火,建议增加灌溉工程,有效提高绿化成活率等,全部被甲方采纳。“选你们华勘就对了,”对方由衷地佩服,“下步工程还得让你们来。”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普查大队地质环境院乌海项目组作为大队冲刺全年目标的尖兵,传承和发扬地质“三光荣”精神,不怕吃苦、担当作为、创新钻研,为局队“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