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文版 | ENGLISH

CULTURE

华勘文化

(022)84236606
当前位置:首页 > 华勘文化 > 风采人物

那段刻骨铭心的烽火岁月——抗战老战士孙纯厚的故事

    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健在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或其遗属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体现了党和国家及社会各界对抗战老战士政治上的尊重、生活上的关怀和对历史的尊重。247大队孙纯厚、王如一2名老战士、老同志获得纪念章。这些老战士、老同志曾与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一道,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是我们大队的光荣与骄傲,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用老战士、老同志们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激励我们奋力前行,共同为大队的经济发展努力奋斗。

    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离休老干部孙纯厚,是一名性格爽朗、非常健谈的老同志。当他讲起自己如何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参加革命打鬼子的故事时,浓重的乡音伴着思绪,一下子飘回到了70多年前。
    1938年,日军在山东省寿光县建立了20多个据点,每个据点里至少有2名日本兵和大批伪军。这些日伪军多次清乡,疯狂推行灭绝人性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为对付敌人“扫荡”、“清乡”,寿光县的抗日武装队伍不断壮大,当年只有13岁的孙纯厚参军就加入到抗日队伍中,成为一名通信员,为八路军传递情报。
春天,地里光秃秃的不好隐蔽,他就化装成送粪的,拉着铁轴车,车上的粪用竹子编成的粪笆围着。跟敌人走对面也不怕,鬼子闻着味儿老远就绕开了。但这招只能在春天用,庄稼种完了就得想别的招。别的招就没那么幸运了,常常是危险重重。
    一次,孙纯厚去送信和侦察敌情,在一个胡同被两个鬼子和几个“棍团”里的人围上了,他一梭子子弹扫射过去,一下子把鬼子和“棍团”打蒙了。随即跳出胡同往村外跑,跑到一个土窑里藏了起来,躲过了鬼子和“棍团”的搜查。“棍团”就是伪军,因为鬼子不舍得给他们发子弹,他们有枪但没几颗子弹,枪一响子弹就光,所以管这样的伪军叫“棍团”,他也因此躲过一劫。
    除了送信,他还参加了寿光抗日游击大队。1940年春日军大扫荡,孙纯厚跟随游击大队反扫荡。一天,民兵正在寿光县大家洼正南的筏子口集训,当时有奸细向鬼子告密,在凌晨三点多鬼子三面包围了村子,孙纯厚正在与其他两人正在放哨,隐隐看到坟头有鬼子蠕动,他立即与两名同志商量对策,悄悄地组织民兵撤离,由他带领几名同志反击鬼子,分散鬼子注意力,掩护其他人员撤离,在激烈战斗中,一名同志腿部受伤,他立即背起战友,迅速逃跑到树林里,机枪“哒哒哒”地似雨点一样发射,子弹在头顶“嗖嗖”直飞。他仗着个子瘦小、跑得快,在树丛中跑了小半天,终于逃脱了鬼子的追击。
    1945年5月在解放寿光县城战役时,孙纯厚担任通讯排排长。寿光西关久功不破,当时情况紧急,他向司令员主动请缨,率领一营战士发起猛烈进攻。战斗从拂晓打到下午,鬼子反冲锋多次,一营战士英勇还击。就这样,经过一天半的激烈战斗,一营战士全歼守城日军。
    抗战期间,孙纯厚经历了大小战斗60余次,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他又投入到解放战争中,转战多处。1966年,孙纯厚转业来到队上工作,先后担任生产科、供应科、安防科负责人,多年来,他将抗战精神延续到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经过不断调研摸索,起草了多项适合当时队上发展的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井井有条,夯实了基础管理工作。
    离休后,他依然心系队上的发展,经常为大队的改革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生活中,他热心为大院的生活娱乐服务,义务管理大礼堂15年,每天按时开门关门,打扫,协调同志小矛盾,尽心尽力做好一位老党员应该做的事情,连续15年被评为优秀党员。
孙纯厚老战士虽年事已高,但他对当年参加抗战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仍保持着革命者的情怀,关心国家大事和大队的发展,对队上几年来的发展所取得成就充满自豪,对局队领导给予的关心充满感激。让我们向抗战老战士、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衷心地祝愿他们身心愉快、健康长寿!(247队  苏国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