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文版 | ENGLISH

YOUTH

群团工作

(022)84236606
当前位置:首页 > 华勘文化 > 青年之家 > 快讯
【五一七队】华勘局“十佳好青年”王紫剑:扎根一线苦求索 披荆斩棘志凌云
发布时间:2025-08-22 来源:五一七队


    王紫剑,男,现任五一七队刚赞公司主任工程师助理。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扎根海外野外一线,以科技创新破解生产难题,用实干担当诠释地质“三光荣”精神,先后荣获石家庄市“实干兴石青年”、石家庄市第十一届青年拔尖人才、五一七队优秀新员工、华勘局“十佳好青年”等荣誉称号,成为新时代青年地质工作者的优秀代表。

 高原砺剑,在艰苦环境中锤炼过硬本领

    2021年7月,刚毕业的王紫剑怀揣着地质报国的理想,主动请缨奔赴5200米的西藏铁格隆南矿区开展水文地质勘探。面对剧烈的高原反应,他强忍头痛、呕吐等不适,背起装备毅然坚持工作。为攻克高寒矿区地下水监测难题,白天攀爬陡峭矿坡进行地表测绘,饿了就啃冷馒头,泡面充饥;晚上在零下20℃的板房里,裹着棉被自学FEFLOW数值模拟软件。经过3个月攻坚,他熟练掌握了软件的操作,并在随后的2个月内成功构建矿区水文地质模型,精准预测矿段涌水量,为矿山开发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2022年,他再上高原,担任西藏班戈盐湖水工环地质详查项目技术组长,在人员短缺、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带领团队主导完成了地表测绘、抽水试验等关键工作;同年,在西藏拿若项目上,面对疫情封控导致的人员不足,他身兼数职,独自坚守岗位,确保项目按期验收,获业主单位高度评价。

创新突破,填补高海拔水文勘探技术空白

    2023年—2024年,王紫剑担任西藏多龙矿集区铜矿资源开发供水水源地勘查项目负责人。面对高寒缺氧、冻土发育、气象条件恶劣等极端环境下的水文勘探技术难题,他创新引入数字智能监测系统,带领团队先后成功实施单孔、多孔抽水试验及群孔抽水试验,首次实现高寒高海拔地区群孔抽水试验自动化监测,成功为亚洲超大型铜矿多龙矿区寻找到了符合工业标准的水源地,填补了阿里地区水文地质工作的空白。该项目完成产值1500万元,成为华勘院近十年规模最大的群孔抽水试验工程,完美彰显了华勘院一流的技术实力。

科技引领,推动传统勘探数字化转型

    王紫剑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先后主持参与局级B类科研课题5项,发表论文2篇,获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在西藏铁格隆南荣那矿段水工环勘探项目中,他研发的“高寒高海拔环境下水文数据自动监测装置”,实现了单孔对地下水位、水温、水质(PH、电导率、溶解氧、ORP)、地下水流向、流速、抽水量等参数的一体化采集,保证了高寒高海拔地区矿区地下水监测的连续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显著提高了地下水监测精度,解决了极端环境下数据采集的连续性难题。在西藏铁格隆南拿若矿段水工环勘探项目,他通过数值模拟总结并建立了一套“冻融损伤条件下渗流-应力场耦合条件下高大边坡稳定性分析流程”,目前正在进行软著、论文和专利申请,其研究成果为青藏高寒高海拔地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在会泽“三高”软破矿岩条件下深地资源开发安全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他成功预测了矿区不同标高巷道涌水量,提出了优化的疏放水方案。

薪火相传,在海外一线续写地质荣光


     2025年,王紫剑同志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远赴刚果(金)开展工作。抵达当天,他便投入到TFM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设计招标工作,三天内完成了设计方案编制。随后,前往龙溪负责萨布韦龙溪铜矿东区水工环地质补充勘探项目,带领团队攻克热带雨林地区水文地质编录、压水试验等技术难题。从青藏高原到非洲雨林,王紫剑同志用四年时间完成了从初出茅庐的技术员到主任工程师助理的成长蜕变,展现了新时期地质青年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筑梦路上,他将继续书写着他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故事,发挥着他青春的活力,创造着属于他平凡人生中不平凡的价值,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