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版 | ENGLISH |
YOUTH
群团工作
宫少军,男,中共党员,山东昌邑人,1982年9月生,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海洋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2010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天津市海洋地质勘查中心海洋地质部主任、副总工。现任天津市地质研究和海洋地质中心海洋专业总工。
参加工作以来,他勤勉有为,曾荣获华勘局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为中英红树林湿地生态研究中心顾问专家、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入库专家、天津市环境影响评价入库专家、华勘局高层次科技人才。
于无声中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为一名海洋地质工作者,日常注重理论学习,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力求慎独慎初慎微。工作中秉承朴实严谨、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兢兢业业、拼搏奉献的职业道德,在同事中树立了先锋模范典型,带领团队在中心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断奋进突破。
他以爱岗敬业、勇担善为、迎难创新为工作新风,以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为家庭美德,从思想上不断提升自己,从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行动为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分发挥了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于务实创新中紧抓海洋领域转型升级之机遇
海洋地质板块是华勘局新兴产业之一,需要长期应对市场严峻、项目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等挑战的轮番来袭。但他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积极的心态,千方百计开拓市场、全方位整合资源,深入学习把握和贯彻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规定,在海岸带生态修复和海洋地质调查监测两个方面闯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用实际行动推动了中心海洋产业的稳步发展,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担当作为。
一是首次开展天津市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2024年,由他主持的《天津市风暴潮漫堤漫滩预警系统建设》项目,是我局首次承担的国债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项目。项目工期紧、任务重,且海上作业存在更高难度和更大风险。时值盛夏,他带领项目组员按期完成了海上测绘与相关调查工作;而室内工作又要面对分析数据庞杂和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重重困境,为确保项目进度,带头形成了“5+2”、“白+黑”工作新常态。该项目通过科学规划设置警戒潮位标识物,结合数字传感器分析和模块控制等现代科技手段,从精确监测、实时更新、全覆盖角度全面提升天津市海洋灾害综合防治能力。他带领团队扛起海洋公益履职责任,围绕防灾减灾治灾领域重点、难点、堵点、卡点问题,积极响应政府需求,为构建更加安全、和谐的海洋环境提供华勘方案、贡献华勘力量。
二是成功开拓“山水林田湖草”市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是总书记“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现,他抢抓机遇、提前谋划,通过广泛研读政策指南、大量获取项目渠道信息。为高质量提交投标材料,确保项目成果科学实用,他多次同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三亚海洋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所专家请教、联系,为项目区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地质环境建议,并于2024年顺利参与海南南部山水工程一体化监测项目,完成了三亚河流域和藤桥河、陵水河流域修复单元生态本底调查和评价工作。这是中心首次涉足“山水工程”领域,为共同打造“陆海统筹,山海联动”生态修复新模式献计献策,突出了海洋地质在全局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专业特色。
三是持续拓展海岸带生态修复市场。2016年全国开展“蓝色海湾”生态修复工程以来,在他的主持下中心成功取得该项工程的“入场券”,完成了秦皇岛、天津、唐山、葫芦岛等沿海省市的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开辟了中心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并在他的持续深耕下,成功拓展南方海岸带生态修复市场。浙江温州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属于中央财政支持的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是中心在红树林修复保护及浙江地区海洋生态修复工作方面的全新起点,也是首次担任工程“监督员”开展后效评估,并初次涉足“双碳”相关工作。在他的细心筹谋和专业指导下,工作成果多次获得建设单位、合作单位以及专家的好评,为中心致力海洋生态环境修复、服务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举旗定向的关键作用。
四是坚持科研创新,注重成果转化。他在工作中不忘地质成果的总结与归纳,注重技术方法的综合研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主持完成海洋地质、环境地质相关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科技项目、华勘局科技创新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荣获省部级奖励7项、局级奖励7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软件著作权2项,参编地方标准1项,主持或参与撰写专著3部。
于谨慎钻研中展现新时代地质工作者之精魂
践行地质报国、海洋强国战略,是每一位海洋地质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他始终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团结和带领团队成员,刻苦钻研、脚踏实地、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在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在沿海省市打造出实力强、信誉优的海岸带生态修复华勘品牌,进一步提升了华勘在海洋地质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他爱岗敬业、勤恳奉献的工作作风,感染着大家,带领着团队成员一路向前。野外作业中,是他熟记操作规范、有条不紊,又总是不畏艰难地冲锋在前。室内工作中,是他一贯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事前一遍遍强调重点要点,事中刻苦研究技术难点,事后认真检查严把质量关。无论深夜还是周末,只要团队有人加班,他总是第一时间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怀,正是因为有他这样的“团魂”,才会塑造出一支专业高效的海洋“铁军”。
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是他的工作风格,敢打敢拼、勇于开拓是他的人生理念。在团队成员眼中,他是拨开迷雾的明灯,更是指引前行的旗帜。他始终以身践行,传承地质人“三光荣”和“四特别”精神,持续为“两力”新华勘建设作出新成绩,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