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文版 | ENGLISH

NEWS

综合新闻

(022)84236606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 华勘要闻
职工代表在建局七十周年座谈会上交流发言(九)
发布时间:2022-11-21 来源:

我的矿山情怀

局地质矿产处  谢建平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谢建平,1989年毕业后分配来到华勘,至今已有33年,先后工作和奋战在局属万全寺银金矿、南款金多金属矿、460铀钼和爬奔金矿,从事过地质勘查、矿山建设和经营,见证了华勘的矿业开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直至成为支柱产业的沧桑历程。2020年,我被授予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在今天这个特殊日子,有幸和大家分享“我的矿山情怀”。
   70年前的今天,华勘局应“开发矿业”的伟大号召而诞生,70年来伴随共和国共同成长,70年后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发出伟大号召,要求广大地质工作者要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作为地勘人,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我参加工作33年,有32年在野外一线从事地质找矿、矿业开发工作,什么叫星期天,什么叫年休假,什么叫陪伴家人,对我来说,似乎没有概念,有的全是资源储量、矿建工期、技术改造、生产安全,因为,这些矿山包含着一代代华勘人的矿业梦想,其中的责任比天都大。33个春秋,我见证了华勘矿业的一步步发展,虽然付出很多,但引以为傲。至今还清楚记得,1989年7月3日,我毕业后被分配到五一九大队工作,第一个项目是赤城县万泉寺的地质普查工作。还没来得及感受保定城市生活的模样,就一头扎进了燕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自此前前后后一待就是12年。当时路过的北京西三环还是沙石路,从早晨出发,途经八达岭,进入茫茫燕山腹地,傍晚才到目的地。当时我们两个人一间住在村民家中,来自南方的我第一次见到了火炕!当时我问自己,刚刚从农村出来,难道以后还要与大山为伍吗?33年前深山里的夜晚-参加地质工作的初夜,我躺在炕上,听着身边同事的呼噜声,彻夜未眠!从那时起,便开启了一个地质工作者的地质人生,地质填图、测量、物探、化探,槽探、钻探、坑道地质编录,绘制各种图件,编制地质报告,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上世纪九十年,地勘行业进入低谷,1997年,华勘局因势而变,决定投资建设万泉寺银金矿,这是华勘有史以来第一个自主勘查建设的矿山。(现在国际上有一个统计数据:把一个勘探目标转化为一个矿山,成功的概率在1/300-1/500,从事这项工作的勘探师大概是1/30找到过矿山。)我很幸运见证了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因为我的坚持,有幸成为一个找到过矿的地质工作者。从那时起,一颗“矿山”的种子在心中悄悄发芽,从此,我与华勘的矿山结下了解不开的情缘。
   我是“半路出家”,由地质找矿转行矿山建设和经营管理。那时的矿山建设,除了地质、测量专业和财务人员,没有采矿、选矿、机电设备、冶炼等相关专业人员。时任生产技术部主任的我,每天上午下矿井,下午现场检查工程进展,解决各种施工进展问题,晚上还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生怕被人家笑话什么都不懂还在负责矿山建设。不用扬鞭自奋蹄,这一年,我一共休息了15天,从3月破土动工,到1998年元旦剪彩,不到一年时间,华勘的第一座矿山建成了,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实现产值618万元,利润104万元,实现了矿业开发的开门红。我还清楚记得,局领导宣布试生产开始的那一刻,我站在人群中,视线开始模糊,仿佛看见白花花的银子和金灿灿的金子在闪烁。当我从万泉寺银金矿离开的那一刻,才第一次强烈感受到,对这个山沟难以割舍,当初几次发誓再也不回来的山沟,成了我青春逝去再也回不来的梦想启航地!
   2003年8月,在南款矿山建设冲刺阶段,时任生产副总经理突发疾病,局决定由我迅疾接任。我放弃五一九队给我特批的15天假期,第一时间赶到矿山投入工作。当初,制约南款矿山最大的问题是采矿,山高路险,矿体复杂,于是我将办公地点直接搬到采矿场,昼夜兼程,在山上工棚中足足住了20天,直到坑道开拓取得突破性进展,确保了矿山年底如期实现试生产。
   2005年,华勘局与中核集团决定合作开发460铀钼矿,我又被调到项目组,代表华勘方全面参加矿山筹建、建设、试生产、生产等过程,负责生产工作。对于460矿,最大的两个问题:一是采矿;二是选矿工艺。面对坝上地区“一年两场风,一场刮半年”,以及冬天齐腰深的积雪,我几乎天天到采场转转,和技术人员及时研究问题,受冻疮伤的手脚至今还留有褪不去的疤痕。选矿工艺的解决更是让我寝食难安,一方面说服合作方派出的技术团队,亲自修建浸出池,另一方面披星戴月辗转于北京、石家庄等地设计院,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矿山经过两年半的工艺改进,终于在2015年投入正式生产。
   爬奔金矿项目建设是“1号工程”。2014年只身带着局里一纸任命文件,投入到老挝,主持并参与了矿山建设、投产、见效全过程,自2017年矿山生产至2021年,处理矿石量累计90万吨,创利近2亿元。
   20年多来,我穿梭于冀北光秃秃的山间小道,行走在巍巍太行的悬崖峭壁,经受着坝上风雪的煎熬,接受着热带雨林的各种考验,真的很苦很难,但从来没有示弱,从来没有放弃,因为,头顶着的是责任,肩抗着的是使命。最为深刻、也终身难忘的,是在老挝爬奔金矿的日日夜夜。老挝爬奔金矿从勘查到试生产,“八年磨一剑”,见到朝夕相处的年轻同事青春不再,孤单身影缺少时间寻找爱侣;有的长期在外家庭矛盾而劳燕分飞;有的聚少离多苦盼而没有孩子;有的老人病重却无法尽孝;有的孩子出生一年都未曾谋过面……,等等这些令人揪心、无法两全的事例,总刻在我的心上,永远无法抹去!没人抱怨,没人数说,他们有的长达十几年,少的也有六七年,在爬奔山上就这样坚持着,微笑着,负重前行!爬奔精神、华勘精神一直在他们身上闪耀着!无声胜有声!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一路走来,从懵懵懂懂的大学生,到一名老矿山地质队员,从最初对地质矿山的好奇和陌生,到逐渐与之融为一体,有岁月的洗礼,有责任的积淀,更多的是无法割舍的情怀:矿山就像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有责任把它养大,希望它茁壮成长。父母付出再多心血,也心甘情愿,不计较回报,只求它平安!
   七秩风华传薪火,“两力”华勘正当时。华勘进入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快车道,也已按下服务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快捷键,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已经铺就,让我们重整行装再出发,继续发扬“三光荣”精神,坚守地质报国初心使命,继续征服一座座爬奔金矿,把华勘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为了华勘“矿”之梦想,我无怨无悔!